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稽查更多考评品级
9月17日,香港特区行政主座李家超发表了2025年施政讲演。
关于香港本钱阛阓,李家超默示,香港将通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加强对国度确立科技强国的金融解救;进一步完善主板上市和结构性产物刊行机制;连络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递次;推动更多国际企业来港第二上市;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归来地。
此番表态,再度激发了阛阓对港股IPO的关心。本年以来,科技与消耗两大板块双轮运行,一场IPO盛宴在港股阛阓正经伸开。
字据Wind统计,限制9月17日,本年共有62家新股登陆港股,共计募资1441.58亿港元,向上昔日两年募资总和,勇夺行家来往所冠军。其中“A+H”上市潮的加快度特征尤为权臣,11家A股企业终了“A+H”两地上市,波及硬科技、新消耗、生物医药等多个新兴规模。跟着禾赛科技在港顺利上市,中概股回港通谈也时隔两年重启。
行业东谈主士瞻望,异日港股IPO阛阓有望持续保抓火热,A股公司照旧港股要紧的上市开始,中概股回港上市通谈也将保抓畅通。
“A+H”大扩容
追溯本年前9个月的港股IPO阛阓,从上市数目到融资限制均重回“巅峰”,而其中融资额前五企业一齐被A股公司包揽。
本年以来,共计有11家A股企业终了“A+H”两地上市,召募资金共计916.89亿港元。宁德时期、恒瑞医药、三花智控、海天味业、蓝想科技现实融资额区别达到410.06亿港元、113.74亿港元、107.36亿港元、105.71亿港元和54.83亿港元,共计占本年港股IPO总融资额的五成以上。
其中,宁德时期以410.1亿港元募资额成为近4年最大港股IPO,这家行家能源电板龙头企业的上市激发阛阓追捧,国际配售认购15.2倍,散户认购更是高达151.2倍。
Wind数据浮现,限制2025年9月17日,“A+H”上市公司已达161家,较2024年底新增11家。同期,还有向上51家A股公司正处于赴港上市的列队程度中。近日,迈瑞医疗、海澜之家等也被传将赴港上市。
“A股龙头企业港股上市繁荣,其计打算机不仅限于融资渠谈拓展,现实上是政策利好、企业行家化与行家本钱再建树三重宏不雅力量共振的效果,也隐含着金融安全与行家竞争力的双重考量。”安永大中华区上市就业利用搭伙东谈主何兆烽指出。
何兆烽默示,赴港上市不错匡助企业构建“A+H”双融资平台,终了境内、境外两个阛阓的协同发展,更好地整合行家资源,加快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提高企业在行家产业链中的地位。同期,香港当作国际金融中心,鸠合行家本钱与机构投资者。企业通过港股上市可快速提高国际公信力,重塑品牌形象。此外,港股融资所得为离岸资金,不受境表里汇管束限制,可顺利用于国际建厂、并购及原土化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轮“A+H”扩容潮中,还出现了多种创新的上市神气,除了顺利递表刊行H股除外,换股经受吞并、“特有化+先容上市”等神气也缓缓流行。
近日,浙江沪杭甬便公告,与镇洋发展订立《换股经受吞并左券》。浙江沪杭甬拟以刊行A股股票神气换股经受吞并镇洋发展。换股经受吞并完成后,浙江沪杭甬为本次换股经受吞并刊行的A股股票,以及浙江沪杭甬原内资股诊疗成的A股股票,将苦求于上交所主板上市流通,从而终了A+H两地上市。
同期,新奥股份在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浮现,诡计通过全资子公司特有化新奥能源,并以先容上市神气登陆港交所主板。来往完成后,新奥股份将酿成A+H上市平台,拓宽融资渠谈,裁减融资成本,增强本钱实力及抗风险才气。
南开大学金融学训导田利辉合计,这些创新神气,为“A+H”两地上市提供了新旅途。不仅简化了上市经由、裁减风险与成本,还有助于终了业务协同与资源整合,心仪企业各别化的本钱需求,并推动中国本钱阛阓与国际接轨,彰显服求实体经济的创新活力。
中概股回港通谈流畅
“A+H”抓续扩容仅仅内资企业保抓对港股浓厚酷爱的一角。
连年来,港交所一系列革命措施收效,为内资科技股IPO及中概股回流创造了邃密的环境。
此前,为了更好地就业科技企业,香港来往所于本年5月推出“科企专线”,为18C特专业技公司及18A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一站式上市磋议就业。除了一双一的磋议渠谈,香港来往所还优化了上市轨制,与国际阛阓接轨,允许18C特专业技公司及18A生物科技公司守秘递交上市苦求,便利它们的融资安排。
此外,联交所更新的《新上市苦求东谈主指南》浮现,关于特专业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两类公司在收受不同投票权架构上市时,将被联交所视为已心仪《主板上市功令》第八A章所列的创新产业公司递次及外界认同递次。
随后,有阛阓音讯称,禾赛科技依托“科企专线”以守秘神气向港交所递交上市苦求。9月16日,禾赛科技正经登陆香港来往所主板,终了港股好意思股双重上市。该IPO是迄今为止行家激光雷达行业限制最大IPO,亦然近四年来融资限制最大的中概股回港IPO,绿鞋前融资总数向上41.6亿港元。
这次李家超明确表态将“连络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递次”“推动更多国际企业来港第二上市”“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归来地”,这些均有望进一步流畅中概股回港通谈。
事实上,尽管“科企专线”简化了“不同投票权架构”科技企业(即“同股不同权”)的港股上市经由,但业内大宗合计,面前香港上市条例第8A章关于收受不同投票权架构的企业IPO要求仍较高,还有进一步放宽的空间。
字据第8A章递次,以大中华为业务要点的公司在港终了第二上市,可保留现行VIE结构及不同投票权架构,但需合乎以下要求:市值大于400亿港元;市值大于100亿港元且最近1个财年收益不少于10亿港元;2017年12月15日前在合履历来往所上市。
何况,港交所还明确——“特殊投票权股票的投票权不得向上一般投票权股票的10倍,且一般投票权股票总投票权不得少于10%”。
德勤中国华南区利用搭伙东谈主欧振兴默示,为进一步发展香港本钱阛阓,提出戒指放宽“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要求,举例“创新产业”界说、市值或收益要求,以及特权投票比例限制等。
现在在香港以WVR架构上市的公司,可收受最多“一股10票”的架构,欧振兴指出,关于一些已在好意思国上市的WVR公司而言,要诊疗回“一股10票”的合规成本太高,基本上是不成行,合计昔日7年来在港以WVR架构刊行的公司未出现要紧问题,阛阓对此架构有一定意志,合计是期间磋议放宽特权投票比例限制。
田利辉也指出,放宽“双重股权结构”限制是蛊卦高增长科技企业回流的需要,亦然缓解中概股退市压力的路线,如故增强港股国际化竞争力的举措。不外,需配套措施,如强制信息表示、限制投票权比例,幸免中小鞭策权利受损。提出对合乎条目(如市值超100亿港元)的中概股试点豁免,同期要求其首肯异日渐渐合规。
(作家:杨坪 剪辑:包芳鸣)
职守剪辑:江钰涵